2024年10月2日,我完成了我的婚礼,虚岁40。
作为晚婚的我对恋爱和婚姻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我想记录一下,也可以给年轻人有些参考。
在35岁以前,我主要忙于工作,另外忙的就是相亲。我相亲见过很多,这些相亲我最后总结都是在挑选,按我自己设定的标准在做挑选。有人说这很正常,是的,大概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这也是现在绝大多少没有结婚的原因。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信息告诉我们恋爱要先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再去做选择。这其实只说了一半。我们想要的并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比如你小的时候想要当宇航员,想要当科学家,你也为此努力学习了,努力进步了,但现实和想像是有差距的,你的父母可能都没希望你上大学,你可能高中读完就没机会上大学了,又或者你老家那边的教育资源薄弱,你虽有大志可是老师能力有限,无法辅你上青天,再或者中间有了个特别的以外,等等。总之想像和实际是有差距的,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在电视剧《谁说我结不了婚》中有个桥段,女主角拿着一张有数字的纸张,需要在一群背后贴了数字的男人中间寻找一个数字最大的那个,并得到男方的同意成功牵手,参与活动的人自然还有其他女生,最后看哪一对合计的数字最大哪一对就胜出。第一次女主角找到一个分数比较底的,然后她拒绝了,第二次找到一个分数比较高的,她觉得自己运气不错,就放弃了这个男生,转头去寻找比第二次看到的那个男生更大的数字。一个小时后游戏结束了。女主角没有找到那个心仪的男生,得分是0。最后公布结果是,假如女生跟第二次遇到的那个男生牵手的话,他们的合计分数就是最高的。这是一个著名的“最优停止理论”(Optimal Stopping Theory)。这个理论背后有个解决方案就是37%规则,得分超过37%之后的第二个选择就是你的最有解。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是我们没有办法选择的,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样的,坦然面对现实才是最正确的,才是符合唯物主义辨证法的,才是符合教员思想的,才是符合阳明心法的。我们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做出我们思想上的调整,而不是思想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实际情况中不断的做选择。而现实有它自己的想法,现实给出的答案中并没有和你想像中的一模一样的,于是你成了剩下的。有人说是因为资金这个现实问题,其实这也只是个借口,难道古时候穷人就不结婚了,只有富人能成家了?
珍惜眼前的,真实的,和你在一起的那个人,去认识TA,去理解TA,去包容TA,那些最大恶疾的人一般人是不会有机会接触到的,你的本能就会远离他们。年轻时人们说你这人这么现实,我想他们是用错词了,应该改成庸俗。现实是不由人们意志所改变的,我们自能不断的了解现实,然后做出自己相应的调整。如果你想在现实的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那么你现在眼前的或者是后面第一个出现的,就是你的现实,认识这一个现实,了解这一个现实,包容这一个现实,是我们能成家的正确路径。所以TA只是现实的一部分,你与这个现实社会如何相处,完全由你自己决定。所以恋爱和婚姻对于你而言都只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你的人生全凭你自己如何书写。
愿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能早日成家。